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于生元教授
偏頭痛面臨就診率低、診療不規范等問題
作為一種常見且失能性神經系統疾病,偏頭痛在人群中患病率較高,但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于生元教授說,“目前認為偏頭痛是一種腦功能障礙性疾病。隨著研究深入,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和垂體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多肽(PACAP)等神經遞質被認為是重要的治療靶點。以瑞美吉泮為代表的CGRP受體拮抗劑就是針對這類靶點的特異性靶向藥物,可以用于偏頭痛急性期治療及預防性治療。”
目前,我國偏頭痛領域面臨著診斷規范率欠佳、治療藥物使用不當、疾病認知程度低等問題,《中國偏頭痛診治指南(2022版)》指出,偏頭痛病人就診率僅為52.9%、醫師正確診斷率僅為13.8%①。于生元認為,解決上述問題,應該從基層醫師培養、患者教育、頭痛防控基地及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
“人才培養是提升疾病診療的關鍵,應該加強臨床醫生的專業培訓,持續深化臨床醫生對偏頭痛的認識和對相關治療機制的理解,建立偏頭痛全程管理的機制。比如,在4月20日-21日舉行的2024頭痛與感覺障礙學術大會上,近千名從事頭痛及相關學科的醫生參會,分享偏頭痛治療的研究進展和診療經驗。”于生元介紹。“此外,還要重視加強頭痛領域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建設頭痛防控基地體系,通過中心或專科門診推進疾病的標準化診治及管理;加強患者教育,通過開展系列健康教育和科普活動,幫助公眾了解疾病、提升就診意識。”
加強頭痛防控基地及體系建設,規范和提高頭痛診療水平
談及頭痛防控基地及體系建設,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神經內科主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董釗教授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表示:“近年來,我國頭痛防控取得了系列成果,如解放軍總醫院逐步建立起全天候頭痛專病門診,開發了用于智能化輔助診療的‘頭痛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開展了系列頭痛培訓項目,提高了頭痛疾病的診斷率。”
于生元教授和董釗教授均提及,現已升級為2.0版的CDSS管理工具,通過診前調研、診中提供意見、診后隨訪等功能,既節省了問診時間,又提高了診療效率,有助于基層規范化管理和診療。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醫學部神經內科主任董釗教授
“國家和政府層面對頭痛診療的重視度也在逐步提升,”董釗教授介紹,“今年解放軍總醫院牽頭的‘偏頭痛專病隊列及臨床研究平臺與質量控制體系建立’項目獲科技部批準,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首個頭痛相關項目,也是頭痛研究領域首個經費超千萬的項目。”
從2022年開始,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專委會與解放軍總醫院持續推進頭痛防控基地及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已在20多個省(區市)建立了200余家頭痛中心和門診,初步形成了“診、隨、研、傳、幫、帶”六位一體的防控網絡。今年,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還發起了《中國頭痛診療服務體系發展促進項目》,旨在通過定期舉辦培訓與會議、建立標準化體系等舉措,加速頭痛中心人才培養、提高疾病診斷準確率和規范治療率。
“未來三年,希望頭痛防控體系盡快覆蓋尚未設立中心和門診的省份,早日實現頭痛診療的同質化。”董釗教授說。
參考文獻:
①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等.中國偏頭痛診治指南(2022版).中國疼痛醫學雜志. 2022, 28 (12).